人类通过各种内服外治的方法清除疾病时,一般来说治疗过程中疼痛和不适是不可避免的。比如良药却苦口,注射、手术等都是有创治疗……

  然而,博大精深的中医中,有一种治疗方法绿色、无创、温暖舒适,除了对症治疗外还能进行保健养生,这种治疗方法就是中医外治疗法中的中药熏蒸。

  医院软伤康复科开展中药熏蒸疗法以来,将传统的治疗理念和现代的医疗手段相结合,购进了多台熏蒸治疗机,患者通过熏蒸,用中药煮沸之后产生的蒸气熏蒸患者全身或局部,并且温度适宜、无创无痛,就像在蒸桑拿一样,堪称“让治疗变成了享受”。

  熏蒸治疗仪作用原理:通过蒸汽热敷使毛孔张开,毛细血管网开放,使药物离子通过对患病部位和经络病变区进行有效渗透,药力直达病灶。有改善微循环、松弛骨骼、阵痛、活络关节、驱风去湿等良好效果。

  一、风湿痹阻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酸痛,上下左右关节游走不定,但以上肢为多见,以寒痛为多,亦可轻微热痛,或见恶风寒,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多浮或浮紧。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宣痹达经汤、羌活胜湿汤、蠲痹汤、大秦艽汤。

  1.宣痹达经汤方以蜂房、乌梢蛇、土鳖虫、螳螂通经活络以宣痹;威灵仙、羌活、防风、秦艽、稀莶草、青风藤疏风祛邪;当归养血活血;穿山甲搜剔络脉瘀滞。

  若以肩肘等上肢关节为主者,为风胜于上,可选加羌活、白芷、桑枝、威灵仙、姜黄、川芎祛风通络止痛。若以下肢关节为主者,为湿胜于下,选加独活、牛膝、防己、萆藓、松节等祛湿止痛。以腰背关节为主者,多与肾气不足有关,酌加杜仲、桑寄生、淫羊藿、巴戟天、续断等温补肾气。若见关节肿大,苔薄黄,邪有化热之象者,宜寒热并扇,投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或以防风汤加减,方以防风、麻黄、秦艽、葛根祛风除湿;肉桂、当归温经活血;茯苓健脾渗湿,姜、枣、甘草和中调营。

  2.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各6,藁本、防风、甘草(炙)各3,蔓荆子2,川芎1.5。方主治为风湿在表,其证多由汗出当风,或久居湿地,风湿之邪侵袭肌表所致。风湿之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畅,致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风湿在表,宜从汗解,故以祛风胜湿为法。方中羌活、独活共为君药,二者皆为辛苦温燥之品,其辛散祛风,味苦燥湿,性温散寒,故皆可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其中羌活善祛上部风湿,独活善祛下部风湿,两药相合,能散一身上下之风湿,通利关节而止痹痛。臣以防风、藁本,入太阳经,祛风胜湿,且善止头痛。佐以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使以甘草调和诸药。

  3.蠲痹汤:当归(去土,酒浸一宿)、羌活(去芦头)姜黄、黄芪(蜜炙)白芍药、防风(去芦头)各45g,甘草(炙)15g。

  4.大秦艽汤:秦艽90g,甘草、川芎、当归、石膏、川独活、白芍药各60g,细辛15g,川羌活、防风、黄芩、吴白芷、白术、生地黄、熟地黄、白茯苓各30g。

  二、寒湿痹阻证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甚至关节不可屈伸,遇冷痛甚,得热则减,痛处多固定,亦可游走,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桂枝芍药知母汤。

  1.乌头汤方中以制川乌、麻黄温经散寒,宣痹止痛;芍药、甘草缓急止痛;黄芪益气固表,并能利血通痹;蜂蜜甘缓,益血养筋,制乌头燥热之毒。可选加羌活、独活、防风、秦艽、威灵仙等祛风除湿。加姜黄、当归活血通络。寒甚者可加制附片、桂枝、细辛温经散寒。

  或予验方温经通痹汤,方以附子、干姜、炒川椒温阳以祛寒;乌梢蛇、蜂房、土鳖虫活络通经;当归、丹参人血和营,活血通络;稀莶草、羌活祛风除湿,共奏散寒通络,宜痹止痛之功。

  2.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

  3.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芍药、知母。

  三、着痹(瘀证)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重着、酸楚,或有肿胀,痛有定处,肌肤麻木,手足困重,活动不便,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加减。

  方以薏苡仁、苍术健脾渗湿;羌活、独活、防风祛风胜湿;川乌、麻黄、桂枝温经散寒;当归、川芎养血活血;生姜、甘草健脾和中。关节肿胀者,加秦艽、革藓、防己、木通、姜黄除湿通络。肌肤不仁,加海桐皮、稀莶草祛风通络,或加黄芪、红花益气通痹。

  若痛甚者,可用《医学心悟》蠲痹汤治之。

  痰瘀痹症:双和汤:白芍药克(七两半);当归(洗,酒浸),黄耆(蜜炙),川芎,熟地黄(净洗,酒蒸),各90克(三两);甘草(炙),肉桂(去皮,不见火),各67.5克(二两二钱半)。

  瘀血阻络:1.桃红饮:桃仁、红花、川芎、当归尾、威灵仙。

  2.身痛逐瘀汤:秦艽3、川芎6、桃仁9、红花9、甘草6克、羌活3、没药6、当归9、灵脂6(炒)、香附3、牛膝9、地龙6。

  四、热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痛处掀红灼热,肿胀疼痛剧烈,得冷则舒,筋脉拘急,日轻夜重,多兼有发热,口渴,烦闷不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滑数。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方药:白虎加桂枝汤、二妙散。

  方以白虎汤清热除烦;桂枝疏风通络。可加银化藤、连翘、黄柏清热解毒;海桐皮、姜黄、木防己、威灵仙等活血通络,祛风除湿。若皮肤有瘀斑者,酌加丹皮、生地、地肤子清热凉血散瘀。

  湿热胜者亦可选用《温病条辨·中焦》宣痹汤加减治疗。

  热痹化火伤津,症见关节红肿,疼痛剧烈,入夜尤甚,壮热烦渴,舌红少津,脉弦数者,治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痛,可用犀角散加减。

  二妙散:黄柏、苍术。

  五、旭痹(肝肾不足)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

  治法:补肾祛寒,活血通络。

  方药:补肾祛寒治王汤、独活寄生汤。

  方以川续断、补骨脂、骨碎补、淫羊藿补肾壮筋骨;制附片补肾阳除寒邪;熟地填精补血滋养肝肾;桂枝、独活、威灵仙祛风散寒除湿;白芍养血缓急舒筋。

  肢体关节刺痛,屈伸不利,多个关节漫肿,重则关节肿大,顽麻顽痛,久而不除,舌质红赤,两侧有瘀斑,治以化瘀涤痰,通络止痛为主,方以宣痹化瘀涤痰汤。方中蜂房、乌梢蛇、廑虫、羌活、伸筋草、稀莶草活血祛风,通络宣痹;当归养血和营;制南星、白芥子豁痰;生姜、片姜黄舒筋散结止痛。瘀血征明显者加血竭、皂刺、乳香、没药活血化瘀。骨节变形严重者,可加透骨草、寻骨风、自然铜、骨碎补、补骨脂搜风壮骨。兼有低热,或自觉关节发热,去淫羊藿,加黄柏、地骨皮退虚热。脊柱僵化变形者,可加金毛狗脊、鹿角胶、羌活补肾壮筋骨。

  独活寄生汤:独活9、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6。

  六、气血亏虚证(气阴两虚)

  症状:四肢乏力,关节酸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汗出畏寒,时见心悸,纳呆,颜面微青而白,形体虚弱,舌质淡红欠润滑,苔黄或薄白,脉多沉虚而缓。

  治法:益气养血,舒筋活络。

  方药:气血并补荣筋汤。

  方中以生薏苡仁、茯苓、生白术、首乌、当归、砂仁、熟地、黄精益气补血而荣筋;蜂房、乌梢蛇、稀莶草、络石藤、金毛狗脊、秦艽活络导滞通经,宣痹止痛;菟丝子补肝肾,强筋骨。本证亦可选用独活寄生汤。

  十全大补汤:人参、茯苓、白术、炙甘草、川芎、当归、白芍、熟地黄、黄芪、肉桂。

  四神煎:养阴益气,通络止痛。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金银花一两。

  归脾汤:白术、人参、黄芪、当归、甘草、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龙眼肉、生姜、大枣。

                







































治白癜风秘方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zyhtp/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