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医案路志正治疗产后痹症医案
本文转载自: 医案研习社 产后痹证是指产后百脉空虚,气血不足,复受风寒湿邪,气血运行不畅,致筋脉拘挛疼痛,不能屈伸的一种病证。路老认为,产后痹证不同于一般的痹证,有多虚多瘀的特点。其气血亏虚乃病之根本,只有正气强盛,人体才能在药物的协同下驱逐病邪。因此治疗上宜大补气血,濡润筋脉,通利关节,而不宜过用辛烈刚燥,更伤阴血而犯虚虚之戒。日久津血运行不畅,津停为痰,血滞为瘀,而致痰瘀互结,治疗上又应适当配以祛痰、活血药,方为正治。补益气血常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补血汤等化裁,祛痰药常选加白芥子、僵蚕、胆星、半夏、威灵仙、地龙;活血药常选加山甲珠、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片姜黄、赤芍、丹参、泽兰等,实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同时亦可制约风药的刚燥之性。 病例: 樊某某,女,30岁。年9月21日初诊。患者年6月18日顺产一子,产后4天因侧切伤口处疼痛而行高锰酸钾坐浴。7天后开始出现四肢大小关节游走性疼痛,以双髋、双膝、双肩、双腕及十指关节为甚,屈伸不利,不能着地行走,生活不能自理,遇冷更甚,周身酸楚。伴倦怠乏力,口干便秘。诊见面色少华,舌暗淡、苔薄自,脉细弱。査抗OU,血沉28mm/h。此为气血亏虚,痰瘀阻络之产后痹证。治以气血双补,祛风活血,化痰通痹。处方: 生黄芪12g炒桑枝15g赤白芍各12g秦艽10g 片姜黄12g丹参15g地龙12g海桐皮10g 生地12g山甲珠9g露蜂房10g木瓜10g 草河车12g。 二诊:上方6剂后,关节疼痛锐减,仍有周身酸楚,因舌尖红、苔薄黄,脉细缓,有化热之势,前方去露蜂房,加忍冬藤15g。 三诊:上方10剂后,关节疼痛及周身酸楚明显好转,但觉双上肢麻木,大便带鲜红色血丝。舌尖红、苔薄黄,脉细小数。上方去地龙、山甲珠、秦艽、海桐皮、木瓜、草河车,加成灵仙10g,黄芩9g,败酱草15g,当归10g,炒槐花10g。服药6剂后大便带血消失。之后,以此方加减进退共48剂,复査抗O、血沉恢复正常,诸症悉愈。随访未再复发。 按:本案为产后气血未复,过早坐浴感受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所致。方以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以桑枝易桂枝以减其辛燥之性,益气养血,活络通痹;酌加祛痰药,使痰化瘀消。三诊时寒湿欲解而有化热之势,故减辛燥之风药,加入清热养阴凉血之品,以防微杜渐。 医案研习社 读经典学医案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f/498.html
- 上一篇文章: 岭南名医录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岭南骨
- 下一篇文章: 300种常用中药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