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主要是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引起周围组织结构,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受压,并出现相应临床表现者称为颈椎病。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主要病因,长时间低头工作、操作电脑、驾车等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随着伏案工作模式日益增多,颈椎病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发病年龄呈现年轻化趋势。在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中药治疗有着良好的疗效,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颈椎病隶属中医学“痹证”、“痿证”、“项强”、“眩晕”等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颈椎病的病因,无外乎外感风寒湿邪、慢性劳损、肝肾不足、气血不足、外伤、畸形等几个方面。在内外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机体气血瘀滞,经络痹阻不畅,“不通则痛”,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气血不足为本,风寒湿邪客居经脉,气血瘀滞为标。

(1)颈型:

舒筋活络,散风止痛,方用舒筋汤(当归10克,白芍10克,姜黄6克,宽筋藤15克,松节6克,海桐皮12克,羌活10克,防风10克,续断10克,甘草6克)加味。成药常用疏风定痛丸、散风活络丸等。处于慢性期又体质虚弱、肝肾不足者,则应补肝肾、强筋骨,常用补肾壮筋丸(熟地黄12克,当归12克,牛膝10克,山萸肉12克,茯苓12克,续断12克,杜仲10克,白芍10克,青皮5克,五加皮10克)。

(2)神经根型:

①麻木型:养血活血,益气通络,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黄芪12克,桂枝12克,芍药12克,生姜3片,大枣7枚)加味。成药常用活络丹等。

②疼痛型:祛风散寒,舒筋通络,方用羌活胜湿汤(羌活15克,独活15克,藁本15克,防风15克,川芎10克,蔓荆子10克,甘草6克)。

(3)椎动脉型:

①痰湿中阻:化痰利湿,舒筋通络,方用温胆汤(半夏9克,竹茹12克,枳实12克,橘皮12克,茯苓12克,生姜3片,甘草6克)加减。

②气血两虚:益气养血,舒筋活络,方用归脾汤(白术10克,当归3克,党参3克,黄芪10克,酸枣仁10克,木香1.5克,远志3克,龙眼肉4.5克,茯苓10克,炙甘草4.5克)加味。

(4)脊髓型:

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方用强筋壮骨汤、补阳还五汤(生黄芪克,当归尾6克,赤芍4.5克,地龙、川芎、桃仁、红花各3克)。成药用健步虎潜丸等。

漕河镇中心卫生院

国医堂咨询-8561

国医堂

赞赏

长按







































治白癜风哪里最好
CCTV品牌影响力北京中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f/2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