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化性肌腱炎
钙化性肌腱炎通常指的是钙化性冈上肌腱炎(CTS),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一种常见疾病,具有自愈性。平均发病率在7%左右,女性稍高于男性,多发于40-60岁。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病理表现主要表现羟基磷灰石钙盐沉积。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无定论,有学者认为局部组织缺氧和退变造成钙盐沉积,形成沉积的钙盐又参与周围多种炎症介质释放,从而引起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甚至引起肩袖损伤,冻结肩等。 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受限。而临床表现的程度与该疾病分期有很大关系。(1)钙化前期:钙化前的早期阶段,患者通常没有临床症状。主要是肌腱纤维软骨的变性及软骨细胞组织的变性。(2)钙化期: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钙化形成期,主要是钙盐的不断增生,堆积,病变成“粉笔样”,可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或是夜间疼痛。第二阶段为钙化静止期,主要指钙盐沉积的结束,钙盐可成“牙膏状”,因压力较高渗入关节囊及肩峰下间隙。此期症状表现为疼痛的稳定,可因肩关节牵拉或外伤引起疼痛加重。第三阶段为钙化吸收期,主要是钙化灶的吸收,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此期的疼痛也最为严重,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不可耐受的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后期因疼痛造成关节粘连影响肩关节功能。(3)钙化期后期:此期钙化可完全吸收,疼痛也可完全缓解。该分期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这也是该疾病自愈性的原因。 对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诊断并无困难,患者多表现为无明显外伤的肩关节疼痛。肩关节X线及MRI就可明确诊断。X线可见明显钙化灶,一般处于钙化期的中后期。MRI可进一步观察肩袖受伤情况,以指导下一步诊疗方案。 不同的研究都表明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是有自愈性的,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绝大多数患者可经保守治疗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使自愈过程缩短,疼痛减轻,减少预后的并发症。保守治疗方法甚多效果也不统一。非甾体抗炎药是最常见的治疗药物,可缓解疼痛,也可选用其他类止痛类或外用药物。在超声引导下的针刺治疗,可采用16、18号粗针头对钙化灶进行反复冲洗、抽吸,并对钙化释放炎症介质行封闭治疗,加速病灶清除及缓解疼痛。体外冲击波治疗(ERST)也被用于该病的治疗,虽然作用机制不明确,但经高水平中能量ERST和低水平中能量ERST治疗后的病人疼痛减轻明显,效果确切。海桐皮汤熏蒸等中药治疗也被报道对钙化性冈上肌腱炎有效。 文献报道经保守治疗后仍有约10%患者症状仍不缓解甚至加重,这也是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目前肩关节镜清理手术已成为钙化性冈上肌腱炎的标准手术方式,手术具有创伤小、病灶清理完全、感染发生率低、并发症少、康复快等优点。术中在关节镜直视下对病灶进行清理,对于肩峰下间隙窄的患者,可同时行肩峰下成型去除病因,减少术后肩峰撞击引起肩袖损伤的并发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zyhtp/6381.html
- 上一篇文章: 前胡middot本草汇解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