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医公开课

第课

口眼?斜(面神经麻痹)

验案一

卓某,男,35岁,年11月4日就诊。

昨日乘敞篷卡车从郊外驰归,天气寒冷,头面如刀割,晚饭时觉张口不灵活,对镜方知口眼?斜,舌正苔薄白,脉浮缓。

证属风邪直中经络,治以自拟“宣通汤”加减,除风、通络、润燥。

处方:

防己12g苡米18g海桐皮10g地龙12g蜈蚣2条全蝎4.5g白附子10g生地12g元参12g麦冬12g钩藤12g灵仙12g豨莶草12g炙甘草6g

2剂

11月6日二诊:药后麻痹之面有蚁行感,此属风邪初动之象,原方照服。

小结:前方共服16剂痊愈。

按语

经谓:风中于络则?辟而不遂。

此案为外风直中络脉,络脉为之痹阻,风淫于内,筋脉弛纵。蒋贤达认为,此病病机同痹证病机无二,故其治疗面神经麻痹常用“宣通汤”加味。

此案蒋贤达合用“牵正散”,以王道之药搜风剔络;加“增液汤”合钩藤,养阴平肝,息风缓急;入善行之威灵仙、豨莶草,一寒一热,通达经络。

口眼?斜(面神经麻痹)

验案二

孔某,女,3岁,年3月2日就诊。

小儿素体康健,头面部亦未受到过外伤,1周前,突然出现口眼?斜,喝水时口角流涎,睡觉时眼不能紧闭,诊其舌脉如常。

拟外治法,方用“白附蓖麻膏”。

处方:蓖麻子60g白附子10g

制法:

①蓖麻子去硬皮,研细末如雪花膏状;

②白附子研细,过目筛;

③将上两味混合调膏。

用法:每次用1g许,摊于纱布上,贴患侧颊车穴处(左歪贴右,右歪贴左),早晚换药,以愈为度。

按语

此方是蒋贤达任内科主任时创拟,在病房和门诊经过多次应用,效者不计其数。

后又经加味,用蓖麻子60g、白附子30g、蜈蚣5条,各研细末共制为膏,用法同前,效果立见,愈后立即除去药膏。

长按扫码注册点击查看详情

0成本打造自己的空中药房

免费听微课

学临床医案

打造工作室

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新疆四大名医学术经验存真》,人民卫生出版社,整理:王路林,孙红友,罗世坤,转自人卫中医。由明医公开课整理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分享此文出于传播和学习交流之目的,并不对文章观点负责,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投稿请添加明医小兰iaoan

有其他感兴趣的、想了解的、想学习的内容

请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点“阅读原文”也可轻松注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zy/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