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对
1、寒 逐寒:吴萸、益智仁、川椒、炮姜、乌头、小茴、葫芦巴、仙茅。 吴茱萸 祛寒:白豆蔻、红豆寇、良姜、干姜、荜拨。 温阳:附子、肉桂、干姜。 2、风散风寒:麻*、桂枝、紫苏、羌活、独活、细辛、葱白。 麻* 祛风:荆芥、菊花、桑寄生、海桐皮、蒿本、钩藤、全虫、蜈蚣、蛇蜕。 祛风湿:防风、秦艽、羌活、独活、豨莶草、。 散风热:桑叶、菊花、荆芥、薄荷、蝉衣、蔓荆子。 通关:皂角、樟脑、苏合香、细辛、麝香、 、山甲。 祛风湿痛:川乌、草乌、威灵仙、海风藤。川乌 川乌 3、湿渗湿:茯苓、扁豆、海螵蛸、土茯苓、通草、泽兰。 散湿:苍术、厚朴。 逐水:商陆、芫花、大戟、甘遂、蛄蝼。 泻湿热:*芩、车前子、木通、茵陈、苦参、扁蓄、瞿麦。 *芩 4、暑散暑湿:扁豆、苍术、厚朴、紫苏。 清暑邪:藿香、佩兰、泽兰、青蒿、荷叶。 利暑湿:滑石、猪苓、泽泻。 猪苓 散暑湿热:香薷、木瓜。 养阴生津:乌梅、麦冬、五味子、生地。 5、火补火:肉桂、附子、白术、干姜。 肉桂 泻火:*连、*芩、*柏、石膏、知母、龙胆草。 6、燥软坚:海带、昆布、牡蛎、蛤粉、芒硝、蛰虫。 肉苁蓉 润燥:胡麻、冬葵子、肉苁蓉、蜂蜜。 免责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老中医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zy/2651.html
- 上一篇文章: 秋补做法功效,10道ldquo
- 下一篇文章: 骨伤中药方古今名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