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平杭州副城的智造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临平副城,杭州三大副城之一,是余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余杭区的东部,东与桐乡、海宁相连,北接德清县,南与下沙副城接壤,西面是余杭区的良渚组团,总面积约平方公里,目前常住人口约90万人,规划人口超过万人。临平副城行政区划包括临平东湖街道、南苑街道、星桥街道、运河街道、乔司街道、崇贤街道、塘栖镇以及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等一镇、六街道、两个开发区。 图:临平副城区位图 7年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将形成“一主三副、双心双轴、六大组团、六条生态带”开放式空间结构模式。临平副城作为杭州市三大副城之一,将分担一部分城市中心的职能,与其他副城共同构成完整的中心服务体系,临平的发展因此迎来了新的历史契机。 早期产业特点:布局分散,以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低端产业为主图:年临平副城各区域产值统计 早期临平副城产业布局较为分散,拥有余杭经济开发区、乔司商贸城、崇闲街道等多个产业集聚区,其中,余杭经济开发区产业优势较为明显,多个产业产值在区域内领先,其余板块或有1、2个支柱产业,但整体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内支柱产业主要为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与滨江的IT产业和现代化服务业、城西的文创和互联网+产业来说,产品层次较低,战略性产品比重不高。 当前转型进程: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改造图:临平副城各区域产业引导规划 近年来,临平加速产业转型,产业发展方向由“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化改造”,全面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提升区域内产业附加值。尤其是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打造“5*1”产业体系:“5”为5大主导产业,智能装备产业、健康医疗产业、绿色环保产业3个战略新兴产业和布艺家纺产业和现代服务业2个传统产业;“1”为“互联网+”产业模式,发挥互联网对资源配置优化集成作用以及放大和乘数效应,推动五大产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 目前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功引进超家规模企业,包括不少领军企业如:老板电器、贝达药业、西奥电梯、长江汽车、春风动力、诺贝尔陶瓷、运达风电等。 典型产业项目:艺尚小镇艺尚小镇坐落于临平新城核心区,总规划面积约3平方公里。于年5月入选第一批升级特色小镇,主攻以服装为主的的时尚产业。集聚国家级余杭经济开发区、乔司服装加工区、杭州四季青、海宁皮革城等服装产业资源带,形成完整产业脉络。 图:艺尚小镇实景图 据最新余杭统计年鉴显示,年艺尚小镇全年引进服装企业区域总部12家、设计师平台11家、国内外顶级设计师8名、新锐设计师余名,小镇实现营收40.9亿元、税收2亿元,接待团队批人次。5月,产业互联网小镇全面启动创建,并获批市级特色小镇。举办中国智能制造大会,核心楼宇—CBC大厦引进浙江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集聚杭州集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企业20家。电商产业主攻重大平台型、服务型电商招商,新引进(培育)电商余家,全年销售突破60亿元,比年增长1倍。初步成型“孵化器—加速器—总部区”发展空间格局。 未来发展方向:城东智造大走廊上北端重要节点年,杭州发布《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一带两区多平台”的总体空间架构,临平副城被纳入“城东智造集成创新发展区“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北端重要节点。 图: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提出,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着力推进产城融合,提升发展省生物医药高新园,强化与临平新城联动,加快推进艺尚小镇、产业互联网小镇建设,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医药健康等产业,打造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先行区。到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5%以上,亩产工业增加值达到万元/亩;到年规上工业增加值达到亿元以上,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70%以上,亩产工业增加值达到万元/亩。 随着杭州城市东扩战略的推进以及“智造大走廊”的不断深化,临平将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不断吸聚优秀企业与人才,持续提升区域发展优势,真正巩固自身副城地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l/9787.html
- 上一篇文章: 重要本月15日将启用的桐乡市妇保院新
- 下一篇文章: 桐乡朗诗绿洲璟院7889平米精品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