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时膝骨性关节炎的冬病夏治
导读Introduction 膝骨性关节炎(KO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关节病,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临床上以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该病一般冬、春和秋、冬交界时症状较重,夏季较轻。可选以下方法防治。 1.中药贴敷法:选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苏木、海桐皮、鸡血藤各20克,嫩桑枝、威灵仙各15克,红花、白芷各12克,乳香、没药、当归、秦艽各9克,细辛4克。将以上药物研成细末,用姜汁调成糊状,做成直径约1.5厘米的药饼置于敷料或薄膜上备用。于夏季或三伏时贴敷于膝关节周围的穴位上,4—6小时后取下。每日1次,每7天治疗后间隔2天,21次为一疗程。(治疗中忌食辛、发、酒醇之品)局部皮肤破损者忌贴敷。 2.药浴疗法:选透骨草、红花、黄芪、制附子、桑枝、白芷、制川乌、寻骨风、刺五加各20克。将上药粉碎为粗末,装入纱布袋中备用。使用前将药袋置于锅中,加水毫升,煎30分钟后离火,药液保持40度,将双足浸泡盆液中,并用两块毛巾浸药液热敷双膝,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一剂药可使用5天,以药物不变质为准,4-5剂为一疗程。 使用时勿烫伤皮肤,浴后注意保暖,勿受风寒,局部皮肤过敏的停用,孕妇禁用。 所选药物有温煦脏腑、通经活络、活血止痛消肿之功,腿部经络多穴位多,足三阳经(胃、胆、膀胱)止于腿足部,这里是阴阳交会的地方,小腿上分布着60多个穴位,足部有近70个反射区,与五脏六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这些穴位和反射区进行药浴泡洗,可以调理五脏,疏通经络,活血止痛。 3、中药熏洗法:选红花、白芷、茴香、透骨草各10克,海桐皮、牛膝、五加皮各15克,石菖蒲、牡丹皮各20克,细辛5克。煎水约毫升,熏洗患膝,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6周为一个疗程。 4、调护法:对骨关节炎,应重视锻炼。尽量选择非负重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散步等,避免提重物、登高、远行、急蹲急起或跳跃等负重运动。 5、饮食疗法:平时应多吃富含钙和胶质的食品,如奶制品、豆类、绿叶蔬菜、带骨的罐头鱼等,以增强钙的吸收,防止骨质流失。而一些含镁、硒及维生素A、E丰富的食品,如海产品、蛋、蔬菜、马铃薯、坚果、粗粮等,则可以保护和修复关节,维护组织正常状态,促进血液循环。樱桃对预防骨关节炎有一定的作用。 宋南昌 康复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30多年,善于用针灸(传统康复)系列,包括体针、耳压、刺络放血、药物贴敷、艾(温)灸、火罐、理疗(脉冲电针、生物信息波、特定电滋波等)、心理、食疗、运动锻炼(体疗)配合中草药等疗法,择证随选,互相配合,治疗各种痛症(头痛、牙痛、三叉神经痛、腰腿痛、痛经)急慢性软组织损伤,痹证(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落枕、颈腰椎病)面肌痉挛、喉喑、瘫症(中风偏瘫、面瘫)、中暑、荨麻疹、呃逆、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耳鸣耳聋等见长;尤对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鼻炎、感冒的“冬病夏治”有较深研究。发表论文近30篇,参编专著3部,担任了中国针灸学会理事、江西省中医外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江西省物理康复医学会委员、江西省中医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常委等学术职务,荣获南昌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编辑:黄佩佩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l/694.html
- 上一篇文章: 看看宋朝的洛阳人怎么吃
- 下一篇文章: 第三章常见皮肤病金方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