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方子和2大用药诀窍,帮你搞定ldq
导读:今天学习周信有先生治疗痹症的经验。 痹证的发生,一是由外邪侵袭,如风、寒、湿和湿热之邪等;一是由内因正气之虚和营卫气血阻塞不通。 前者是病因因素,后者是体质因素,二者相合,方可致痹。 此即《内经》所谓:“营卫之气,亦令人痹乎?......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 01根据痹证发生的原因,临床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风、寒、湿三种外邪合而侵袭人体所造成的“行痹”、“痛痹”、“着痹”;一类是由风湿外袭,郁而化热,湿邪留滞关节而造成的“热痹”。 基于上述理论,我治疗痹证的原则是: 一、针对外因而驱邪,主要有疏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法,但要注意“寒湿宜温化”、“湿热宜清化”的原则。 二、针对内因而调和营卫气血,舒筋通络。 三、根据“久病必虚、久病及肾”的原理,痹证后期多呈现骨质疏松,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因而治疗应以补肾为主,辅以祛邪,这一原则运用于临床,还应根据痹证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而灵活掌握。 02痹证初期,多见于西医所谓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期,常表现为湿热偏胜。 湿热阻络之热痹,宜用清化,多以疏风、清热祛湿、通络之法治之。 常用药如忍冬藤、连翘、桑枝、豨莶草、海桐皮、防己、生薏仁、秦艽、生石膏、知母、赤白芍、丹参、延胡索等。 处方:忍冬藤30g、连翘15g、桑枝20g、蒲公英20g、知母15g、秦艽20g、麻黄10g、桂枝10g、海桐皮15g、豨莶草15g、防己9g、生薏仁30g、赤白芍各15g、丹参20g、延胡索20g、制乳没各15g,水煎服。 寒湿偏胜之痹证,临床多表现为“痛痹”、“着痹”,多见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期或活动期。 治宜温化,多以疏风、散寒、祛湿、通络之法治之,常用药如桂枝、细辛、羌活、独活、桑枝、秦艽、伸筋草、制附片、制川草乌、当归等。 处方:桂枝9g、制附片9g、桑枝20g、羌独活各9g、秦艽20g、细辛6g、当归9g、丹参20g、赤白芍各9g、延胡索20g、制乳没各15g、鸡血藤20g,水煎服。 痹证后期,多表现为肾虚阳衰型,患者常因骨质疏松、关节软骨及骨质破坏增生等原因而呈现肢节畸形、僵直,运动障碍以及肢冷畏寒等病理表现。 此时的治疗应以补肾温阳、强筋壮骨为主,佐以疏风祛湿、活血通络,才能补而不碍其通,攻而不伐其正。 常用药如补骨脂、熟地、川断、骨碎补、淫羊藿、巴戟天等。 处方:补骨脂20g、熟地9g、川断20g、骨碎补20g、淫羊藿20g、巴戟天20g、怀牛膝15g、桑寄生20g、狗脊20g、黄芪20g、桂枝9g、羌独活各9g、制附片9g、制川草乌各9g、当归9g、丹参20g、鸡血藤20g、伸筋草20g、全虫10g、炙猪骨15g(另煎兑入),水煎服。 根据我的经验,正确运用本法治疗,不仅可明显改善症状,且可使某些长期服用激素者较快地递减激素量,乃至完全撤除。 03另外,我治疗痹证,非常重视对温热药的运用。 温热药在痹证各期,各类型中均不可少,这是因为温热药有辛通开闭之功效,这对改善以至消除痹证之经络痹阻,营卫气血凝滞、痰瘀胶结的病理状况是十分有利的。 因此,我主张痹证不论属寒、属热,均可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用制附子、制川草乌等药。 川、草乌善于止痛,附子优于散寒。 要注意的是服药期间不要饮酒,因乙醇能促进乌头碱的吸收,从而加强附子的毒性,导致中毒;亦不可与麻黄同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一般用量是制附块、制川草乌、桂枝各12g,最大剂量不得超过20g;如果制附块、制川草乌用至15g以上,宜先煎。 也可采取递增办法,如制川乌,其用量可以从7g开始,以每剂3g递增。 是否继续增加,取决于两点:一是中病即止,二是出现毒性反应时,均应停止递增或减量。 善用虫类药也是我治疗痹证,尤其是顽痹的特点。 虫类药具有钻透剔邪、搜风通络、消肿定痛、恢复功能之特性,凡属顽痹,必须采取草木药与虫类药同用,收效始佳。 因为,此时病邪深入经髓骨骱,气血凝滞不行,痰湿浊瘀胶固,经络闭塞不通,非草木之品所能宣达,必借虫蚁之类搜剔窜透,方能使其浊去凝开,经络畅通,邪蠲正复。 具体用法,一般是关节痛者加用全蝎5g,研粉分吞;或蜈蚣2条,研粉分吞,以搜风定痛。 另外,露蜂房、僵蚕、蜣螂虫可以透节散肿。 寒湿盛者,可用蕲蛇、蚕砂以祛风渗湿;热盛者,用地龙泄热通络;夹瘀者,用地鳖虫破瘀开结;特别是蕲蛇、乌梢蛇用于治疗风湿痹证,其效尤佳。 注:具体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周信有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年8月。本白癜风患者做哪些检查白癜风症状图片及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l/4874.html
- 上一篇文章: 慧福每日一偏方正骨热敷药秘
- 下一篇文章: 药性歌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