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蛋白、高嘌呤饮食成为诸多家庭每日的餐饮习惯,加之饮酒、焦虑、疲劳等其他因素,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并且不断呈现城市化、低龄化趋势。

笔者查阅资料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它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为骤然发生的下肢小关节红肿热痛、拒按,局部触之灼热,得凉则舒,伴发热口渴,心烦不安,溲黄等。

我国男性痛风患病率约为0.83%-1.98%,女性患病率约为0.07%-0.72%。因此,一些医家尝试从中医角度对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的治疗加以研究。笔者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学治疗进展加以概括归纳,总结如下。

得了痛风性关节炎怎么办?

?中医学内治法 

?1中药汤剂: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云:“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己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汗浊凝滞,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因嗜食肥甘厚腻,困阻脾胃,聚湿生痰,导致脾胃运化失司,痰湿从阳化热,湿热内蕴,重浊黏滞趋于下行,痹阻筋脉,故见下肢关节肿痛;又因脾胃失司,湿热流注脾胃之经,因而大多数患者发病之初可见第一跖趾关节疼痛。因其归属于中医痛风之湿热蕴结证,主要临床表现以热居多,故在治疗上多采取清热祛湿、宣痹止痛之法。因此,一些医家常以四妙汤、宣痹汤、白虎汤等作为基础方,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随症加减。

1.1四妙汤 

出自《疡医大全》,因其含有清热利湿宣痹之品如黄柏、苍术、薏苡仁、牛膝等,故诸多医家在临床上通过对四妙汤进行加减来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石向欣运用加味四妙汤(黄芪、生薏苡仁、苍术、川牛膝、金钱草、汉防己、川萆薢、威灵仙、土茯苓、白芍、甘草)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0例,痊愈率70%,总有效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因四妙散方中以黄柏为君,辅以苍术,共奏燥湿之功;佐以牛膝通经活血,补肝肾,强筋骨,引药下行;薏苡仁祛风除湿,通痹止痛。诸药配伍,随症加减,共奏清热燥湿之效。

1.2宣痹汤 

中医认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属湿热、痰瘀闭阻经络关节、肌肉,治疗上应采取祛风除湿、清热通络之法,并以治疗风湿热痹之宣痹汤为基础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97.62%。对58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给予对症处理后,加服宣痹汤治疗,总有效率为96.6%。运用宣痹汤治疗急性发作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总有效率为94.3%;且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并对肝肾的影响较小。宣痹汤见于《温病条辨》,其基本组成为防己、连翘、山栀子、滑石、薏苡仁、半夏等,方中防己循经入络,专除经络之湿,通痹止痛为君药;配伍滑石、赤小豆、薏苡仁以利湿,杏仁通调水道,开宣肺气,使湿热行之有道;半夏祛湿和中;合用海桐皮、姜黄以宣络止痛,助主药行除痹之效;佐以清热泻火之山栀子、连翘,助解骨节疼痛、灼热不适。诸药合用,集宣痹止痛、清热祛湿于一方之中,故在临床治疗中有明显疗效。

1.3白虎加桂枝汤 

为白虎汤加桂枝而成。白虎加桂枝汤方中石膏为君,为大寒之品,清热生津除烦,辅以知母清热养阴,两者相须,更显清热之效;佐以桂枝温经散寒,通脉止痛,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之势;粳米、甘草护胃和中,避免大寒之品损伤脾胃。方中诸药配伍清热利湿,通经止痛,因而可以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不适等症状。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为湿热阻滞筋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气分热证,故一些医家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运用白虎加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28例,总有效率为%。运用白虎加桂枝汤内服配合外敷金黄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与单纯口服秋水仙碱及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的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尿酸、ESR、CRP显著下降,且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运用白虎加桂枝汤联合四妙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3.33%。运用白虎汤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6例,4个疗程后,患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且接近正常,总有效率为95.65%。

?2中成药:

虽然中药汤剂可因人制宜,但中成药携带与服用更为方便,因而一些医家采用中成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用30mL痰热清注射液加入到50g。L-1葡萄糖注射液或9g。L-1氯化钠注射液mL中,静脉滴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85例,疗效显著。痰热清注射液中含有金银花、连翘、黄芪等清热解毒之品,可清泄湿热,故能够有效缩短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发病关节红肿时间,并减轻患者疼痛。在临床试验中采用平行对照的方法,运用痛风定胶囊联合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患者44例,1个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尿酸下降,且试验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45%。愈风颗粒中含有土茯苓、威灵仙等活血化瘀解毒之品,经过专家研究发现,愈风颗粒在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综合疗效方面更具优势。

?中医学外治法 

因其操作便捷,对胃肠道的副作用小,见效迅速,许多学者在临床治疗中偏爱使用中医学外治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有关研究发现,传统中医外治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优势。

?1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包括传统单一针刺疗法、电针疗法、针刺放血疗法等。运用围刺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结果,围刺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治疗后围刺组的血清尿酸明显下降,并无不良反应。采用阿是穴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总有效率为%,并发现刺络放血加补母泻子针法较口服秋水仙碱等西药有着明显优势。

通过动物实验发现,采用电针疏密波能够最佳上调大鼠足踝关节滑膜内HSP70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踝关节局部炎症反应。

用电针针刺足三里、三阴交、阿是穴等穴位,配合足部浅表静脉及阿是穴火针点刺放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4例,发现运用针刺疗法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总有效率为91.18%。

运用针刀配合拔罐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3.33%。总之,针刺疗法取穴灵活,更加突出中医学整体观念及因人制宜,且针刺疗法较为便捷干净,见效快,无特殊气味,无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常被一些医家所采用。

?2药物外敷疗法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发现,痹肿消散能够有效降低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含量,从而证明痹肿消散外敷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运用清痹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总有效率为83。3%,且治疗后患者的ESR和CRP明显下降,由此得出,外敷清痹散可减轻化学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

运用中药冰疗痛风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7%。中药冰疗痛风膏有明显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效,且冰敷对急性发作期的患者有更好的解热镇痛之效。由此观之,药物外敷可以及时有效地缓解急性期患者关节疼痛不适,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医综合疗法

内外结合,辨证施治,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中医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从而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运用瑶医药饼外敷联合茵陈宣痹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0例,总有效率为96。67%,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

通过对73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秦蜂汤合消炎止痛膏治疗,发现内外联合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的肿胀、疼痛症状,且疗效迅速,总有效率为88.50%。

采用电针配合朱氏痛风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32例,总有效率为88.5%。该法通过调节机体自身功能稳态,内外结合,疗效优于传统单一治疗方案。

运用点刺放血,针刺,中药内服、外敷的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53例,通过点刺放血使瘀毒得出,继而针刺时先予泻法,待得气后,少佐平补之法,平补平泻共奏清热消瘀、消肿止痛之功效;在此基础上嘱患者口服中药汤剂(四妙散、宣痹汤加味),并将中药打粉外敷患处,结果痊愈21例,好转32例,总有效率为%。

运用痛风方内服及外洗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口服秋水仙碱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1%,患者关节疼痛等症状明显好转。

总结

西药治疗大多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虽然止痛效果显著并且起效速度快;但其副作用多,对胃肠道肝肾损害较大。

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体现在:

①中医中药注重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制宜,整体观念较为突出。

②中药汤剂在配伍上讲究君臣佐使的配合,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抵消或降低一部分药物的毒副作用。

③口服中药汤剂的药物组成灵活多变,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④中药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纯口服西药,并且中药口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目前,痛风性关节炎尚无明确的辨证分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归属热痹湿热蕴结型,是为诸多医家所认可的;但相对于痛风性关节炎缓解期来说,其辨证分型目前尚未明确。由此观之,如何使中医中药治疗更好地应用于临床,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好啦,这些知识你学会了吗?

如果你学会了或对你有帮助,欢迎点赞,据说学习+分享是知识传播的最好途径哦!

体质资讯平台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白癜风怎样才能治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l/2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