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花间派的重要词人,有ldquo早
汇集古今名医传承医苑文化 01 人物简介 李珣(?—?),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字德润,晚唐五代前蜀著名药物学家、花间派词人。 其生卒年不详,约生活于九、十世纪,祖上为波斯人。 著有我国本草学史上第一部海药专著《海药本草》。 可惜原书已佚,但在《证类本草》中保存较多佚文。 在文学上有《琼瑶集》,亦佚,今存词五十四首。 02 生平经历 李珣出生于唐代末年,具体生卒年不详。据史料记载,可知他为梓州(今四川三台县)人。 其祖籍波斯,先祖在隋代时来华,唐代初年改为国姓李,安史之乱时入蜀避乱定居梓州,被称为蜀中土生波斯。 他自幼苦读诗书,刻苦钻研,负有诗名,以秀才预宾贡,效命属主王衍。后来前蜀为后唐庄宗李存勖所灭,从此李珣不再热心仕途,奉事他姓。晚年过起隐居生活,颇好摄生、炼丹。 曾作有多感慨之音的《琼瑶集》,可惜已经佚失,传世词作五十四首,有“早为不逢巫峡梦,那堪虚度锦江春”之句,是唐末五代时期花间派的重要词家。 其兄妹可考者三人,李珣为长。其妹李舜弦是蜀主王衍的昭仪,亦能为词,有“鸳鸯瓦上忽然声”之句;其弟李玹,字延仪,人称李四郎,跟随唐僖宗入蜀,好游历,善养生,尤嗜炼制丹药,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以卖香药为生,曾做过王衍的太子率官。 李珣对药物学颇有研究,曾游历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饱览南国风物景观,认识了许多从海外传入的药物,著成我国本草学史上首部海药专著《海药本草》。 03 成就评价 在我国医学史上,李珣绝对算不上是名家巨流,但在本草学领域却占有重要一席。这是因为他撰有我国本草学史上第一部海药专著《海药本草》。 《海药本草》,约成书于10世纪初,全书共6卷,书中引述50多种文献资料中有关海药(海外及南方药)的条目,记述了药物形态、真伪优劣、性味主治、附方服法、制药方法、禁忌畏恶等,有些条文兼载药名解释,涉及40多处产地名称,以岭南及海外地名居多。 书中所载海桐皮、天竺桂、没药等均为当时其它本草著作所未载。 可惜该书已佚,其佚文多见于宋代唐慎微的《证类本草》,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本草著作中亦可散见。 现存佚文中载药种,新增16种,其中大多数药物都是从海外传入或从海外移植到中国南方,而以香药记载较多,对了解国外药物学知识和补足我国本草的遗漏不足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药物的气味和主治方面,本书也有许多新的发现,同时还修正了前代本草著作中的一些谬误。如草犀一药,唐代著名药物学家陈藏器说:“煮者服之,能解诸毒。”,而李珣则言:“研烧服之,受毒临死者亦得活。”又如迷迷香,陈藏器说它“性温无毒”,李珣则予以纠正说“性平不温”。 此外,该书对药物的相恶相使等作用也有新的阐发,如补骨脂恶甘草,延胡索与三棱、大黄为使甚良等。因此,该书对修订综合性本草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海药本草》是一部别具一格的海药著作,是李氏多年精研海药的结果,是我国本草学史上的首部海药专著。 同时,又是对唐末五代时期南方及海外药物的总结,并有许多不见于其他本草的新增药,在本草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作者李珣也因之载入我国的本草史册。 此外,李珣在文学上已有成就,有“早为不逢巫峡夜,那堪虚度锦江春”、“相见无言还有恨,几回拼却又思量,月窗香径梦悠飏”等句,是唐末五代时期著名的花间派词人,是花间派的重要词家。 I中医文化自媒体社群,是开放性的全国医学社群I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与我们联系,立即删除。I投稿信箱: qq.治疗白癜风哪里好啊北京哪治疗白癜风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l/2814.html
- 上一篇文章: 骨科资讯首秘传几千年的骨科验方
- 下一篇文章: 绿豆汤的功效,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