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医王伯章附子粳米汤治胃肠功能紊
▲王伯章广东省名中医,广东医科大学中医教研室主任及医院中医科主任,第三批国家中医药专家指导老师,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导师,湛江市中医药学会荣誉会长、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荣誉会长。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分会常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暨省中医药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医案是中医临床实践的记录,体现了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的具体运用,是医家诊治疾病思维过程的表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瑰宝。我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华,启迪我辈,共同进步。张某,女性,时年43岁。患者因腹痛、肠鸣反复发作3年于医院内科住院月余,胃肠钡餐、肝功能均正常,考虑为胃肠功能紊乱,但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出院来中医门诊就诊首诊证候刻诊:腹痛,胃脘痛,肠鸣,时伴呕吐,面黄胖,大便溏,日2~4次,舌淡红、胖,苔黄腻,脉弦缓。辨证:属痰饮留于肠间所致。治法:用《金匮要略》之附子粳米汤加减:处方:法半夏30g,熟附10g,薏苡仁10g,生姜3片,大枣3个,炙甘草5g,患者服药4剂,腹痛、肠鸣缓解,照上方略加减,连服50余剂而痊愈。临床中胃肠功能紊乱患者屡见不鲜,多为里夹痰饮郁积,气虚不受补,郁热不受凉,而见舌苔滑腻,或黄腻,主要为水饮留于胃肠之间所致这类证候用理中汤治疗有效,但常不够理想。《金匮要略》说“水走肠间,辘辘有声”可用己椒苈黄丸,却并未进一步阐明此方的适应证候。以药测证应是攻逐水饮之方。笔者体会,附子粳米汤是此病的温化之方,临床更适宜应用。例如曾治实习生李某,慢性结肠炎,腹痛便秘与稀便交替出现,苔白腻,四肢不温,用此方合桂枝倍芍汤10余剂而愈;又某少年肠鸣、腹痛、呕吐,钡餐检查钡剂不能通过,属肠梗阻,用此方加黄连、木香、白芍,3剂即腹痛、呕吐缓解,再连服10余剂而愈。《本草衍义》说:“半夏,今人惟知去痰,不言益脾,益能分水故也。脾恶湿,湿则濡而困,困则不能制水,《经》曰湿胜则泻。”说明了半夏有化痰分水以止泻的作用。另外,《和剂局方》之半硫丸可治老人冷秘,取半夏配硫黄除积冷痰涎而通便,本方以半夏配附子为主,治寒饮留积之肠鸣腹痛,对照细味,二者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案编写:王伯章黄泽辉) 郑重申明: 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剂量仅适用于本案病人当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诊治,不得照搬使用本案中的处方和剂量。广大读者如有需要,医院诊治,以免贻误病情。■ 推荐阅读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yf/11119.html
- 上一篇文章: ldquo黄芪桂枝五物汤rdquo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