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比较常见的肩部疼痛性疾病,以肩部疼痛走窜,不能梳头,更衣,动则疼痛加剧,上肢内旋、外展、上举活动受限,肩部压痛为主要表现。

肩关节可有广泛压痛,并向颈部及肘部放射,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三角肌的萎缩,病程长者可致肩部肌肉萎缩,治疗颇为棘手。

本病的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故称“五十肩”、“冻结肩”、“肩凝症”。

本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如得不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有可能严重影响肩关节的功能活动。

辨证施治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风寒侵袭,气血瘀滞,闭阻经络所为。

风寒外袭,故见关节冷痛,遇风尤其。

寒性收引,闭阻经络,故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压痛。

当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宣痹止痛为治。

中医辨证施治主要分为以下几型。

1.风寒外袭型

主要表现为肩周炎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疼痛局限于肩部,多为钝疼或隐痛,或有麻木感,不影响上肢活动,局部发凉,得暖或抚摩则痛减,舌苔白,脉浮或紧。

当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治。

方用蠲痹汤加味,药取羌活、姜黄、黄芪、桂枝、秦艽、白芍、桑枝、当归、川芎、防风、木香、桑枝各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下同)。

中成药可选用桂枝合剂,每次20ml,每日3次口服;昆明山海棠片,或风湿寒痛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

2.寒湿凝滞型

主要表现为肩周炎肩部及周围筋肉疼痛剧烈或向远端放射,昼轻夜甚,病程较长,肩痛而不能举,肩部感寒冷,麻木,沉重,畏寒得暖稍减,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当以散寒除湿,化瘀通络为治。

方用乌头汤加味,药取麻黄、制川乌、制草乌、白芍、黄芪、羌活、桂枝、桑枝、姜黄、玄胡各10克,全蝎、细辛、甘草各5克。

中成药可选用三乌胶,每次5克,每日2次,开水烊化兑酒服或鲜肉汤炖服;附桂骨痛胶囊(片),每次4粒,每日2次口服。

3.瘀血阻络型

主要表现为肩周炎久病肩痛,痛有定处,局部疼痛剧烈,呈针刺样,拒按,或活动受限,或局部肿胀,皮色紫暗,舌质紫暗,脉弦涩。

当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治。

方用活络效灵丹与桃红四物汤加味,药取当归、丹参、制乳香、制没药、桃仁、红花、生地、川芎、桂枝、白芍、鸡血藤、桑枝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红药片,或三七片,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云南白药胶囊,或活血止痛胶囊,每次2粒,一日3次口服;仙桃草膏,每次12克,每日2次口服。

4.气血亏虚型

主要表现为肩周炎肩部酸痛麻木,肢体软弱无力,肌肤不泽,神疲乏力,或局部肌肉挛缩,肩峰突起,舌质淡,脉细弱无力。

当以益气养血,祛风通络为治。

方用秦桂四物汤加味,药取秦艽、桂枝、当归、川芎、白芍、生地、黄芪、羌活、炮附片、海桐皮、木瓜、鸡血藤各10克。

中成药可选用补中益气口服液合血府逐瘀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口服;黄芪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合云南白药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口服。

常规治疗时可配合下列中成药外治方

1.云南白药酊:取本品适量,局部涂抹后,用湿毛巾湿热敷,每日2~3次,连续1~2周,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正红花油、红灵酒、狮子油、正骨水,万花油、活络油、骨友灵搽剂等也可。

2.中华跌打丸:取本品适量,研细,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患处,局部包扎,每日换药1次,连续1周,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大、小活络丸,云南白药,七厘散等也可。

3.白花蛇膏:用鲜姜白酒搽净患处,将膏药温化开,贴敷,2~3天1换,可祛风寒,活血止痛。

4.风湿膏药:用生姜,酒精先擦皮肤,再加温软化膏药,贴于患处,2~3天1换,可除湿散寒,祛风止痛。

散风活血膏、麝香拔湿膏、特制狗皮膏、消炎镇痛膏、肩痹膏、三香化瘀膏、香药风湿止痛膏、蟾乌巴布膏也可。

5.肿痛凝胶:取本品适量,涂一薄层于患处,待药形成一层薄膜,约12小时后将药膜揭下,次日再涂上新药膜即可,可消肿镇痛,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化痞散结。

6.蟾乌凝胶膏:外用,1次1贴,1~2天换药1次,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作者:医院胡献国

编辑:春雨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白癜风去哪里治疗最好
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jg/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