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抽烟不喝酒却查出肺结节,中医治疗后几乎
在中国,肺癌发病率排在恶性肿瘤首位,每年发病人群高达78万。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只有16%,死亡率更是排名第一,这让我们对这个疾病充满了恐惧,于是,每当查到有肺结节时,都会害怕的心慌腿软,怕会发展成肺癌。 1 肺结节=肺癌吗? 那么肺结节离肺癌究竟有多远?首先,我们看一下肺结节的定义。在医学影像学上,把肺部阴影按照直径大小分为肺结节和肺肿块。肺结节为直径≤3厘米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局部病灶直径>3厘米者称为肺肿块,肺癌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肺结节=肺癌吗? 形成肺结节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 血管性病变 炎性病变 良性肿瘤(如错构瘤) 感染性肉芽肿 恶性肿瘤(原发性肺癌、肺转移瘤、类癌) 所以,发现肺结节不等于就是患上了肺癌。发现之后也不用太过于紧张,因为80-90%的肺结节是良性的,可能是肺炎、肺结核、肺血管畸形、陈旧性病灶等良性疾病。不要让“结节”成为“心结”。 现在肺结节的发病越来越多,一方面源于CT的参数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发现不抽烟不喝酒也不下厨的,这类病人越来越多,尤其女性多于男性。这是为何呢? 我们讲,人生病,除了基因和自然界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四大点,1.饮食不均衡,2.生活习惯不好作息不规律,3.生活环境不积极,4.情绪心态不健康,5.锻炼不够。 我们通过详细问病史,总结发现,这类患者,往往都有过情绪不好的经历,悲伤、痛苦、焦虑、抑郁、生闷气等,有的是工作压力大,有的是家庭关系不和谐,有的是有抑郁症长期服用精神类药物…… 我们中医讲肺主悲 过度的悲伤可以直接伤到肺 《内经》:悲则气消 悲伤过度,会使人肺气耗散,正虚邪盛,就给了肺结节生长的土壤。 同样,情绪抑郁,也就是中医讲的肝气郁结,肝气是指肝脏的精气与功能,主要有调畅精神情志,调节全身气血津液运行,促进脾胃运化功能和胆汁分泌排泄,以及调节生殖的功能,肝五行属木应东方主升,肺五行属金应西方主降,肝与肺正对应四维中的两维,相互克制,肝郁势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时间久了也就会在肺部发展成有形之“结节”。 可以点击单张图片放大详看2 那对于肺结节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还是那句老话,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改变自己,也就是改变了肺结节生长的土壤,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开始锻炼,修炼自己的心态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负面情绪说再见。 就医学上而言,符合手术指征的选择手术,其他不能手术的结节一般都比较小,只有几毫米在这个阶段西医是没有治疗手段的,都是随访,但是我们可以用西医的检查手段+中医的治疗方式,达到控制或者完全治疗的目的。中医的治疗方式也有很多,咱用服中药的方法归于从饮食角度调理体质,让肿瘤这颗种子在我们身体的土壤中无法生根发芽,以达到治疗与预防的目的,也能体现出我们中医上工治未病的理念。 3 D女士,首诊年10月13日,58岁,体检发现肺部多发小节结来求诊。平素无咳嗽咳痰,有盗汗,大便1-2天一次,小便有隐血(+-),口干不欲饮。舌色暗红,苔略黄腻,脉细弦旺,欠流利。诊为积聚,痰热瘀互结,治疗拟清热化痰,祛瘀散结。 拟方(安全起见不写剂量): 南沙参,天冬,瓜蒌皮,生薏米,八月札, 昆布,海藻,莪术,白僵蚕,山慈菇, 生牡蛎,泽兰,炒葶苈子,露蜂房,守宫, 浮小麦,鱼腥草 加减治疗一月余。年12月23日复诊,无咳嗽咳痰,无盗汗,二便尚调,眠安,口不干,胁肋部有胀满感,常叹气,舌色偏红,边有郁点,苔薄,脉弦旺,欠流利。诊为积聚,肝郁痰阻,瘀热互结,治疗拟疏肝解郁,化痰祛瘀散结。 拟方(安全起见不写剂量): 柴胡,赤芍,白芍,浙贝母,山慈菇, 白僵蚕,全瓜蒌,广郁金,莪术,橘核, 橘络,八月札,漏芦,泽兰,玫瑰花, 合欢花,夏枯草,佛手,葶苈子,半边莲 继续加减治疗一月余。中途遇过年停药,年后继续,年3月2日复诊,无咳嗽咳痰,大便一般,小便略黄,轻微尿频尿急,肩周炎犯,左肩略疼痛,胁肋部有胀满感,舌色略暗红,边有郁点,苔微腻,脉弦旺,欠流利。诊为积聚,痰气瘀互结互阻,治疗拟通调气机,化痰祛瘀,开郁散结。 拟方(安全起见不写剂量): 蝉衣,片姜黄,浙贝母,山海螺,白僵蚕, 瓜蒌皮,广郁金,莪术,八月札,漏芦, 泽兰,夏枯草,佛手,生薏仁,炒葶苈子, 石苇,菴闾子,海桐皮,炒桑枝,熟大黄 加减治疗月余停药。于年6月回访,患者儿子诉体检复查肺部多发小结节已全部消失。 结语 此案例的成功,归因于以下几点, 一是病灶可能为增殖灶,为良性病灶, 二是患者坚持服用四个多月中药,这份坚持的精神难能可贵,很多人会因为病灶是良性的,就放任自由,不去管它,既不改变自己,也不调理体质,让适宜结节生长的环境持续日趋成熟,孰不知,这正是埋下了今后结节可能会恶变为肿瘤的种子, 第三点是中药配伍得当,因患者家庭经济原因,没有用昂贵的攻窜散结类药物,谨依辨证常规用药,效亦不凡。 当然,前两点是关键,第三点只是锦上添花罢了。 END以下为出版著作推荐: 本是缑山种杏人潜心整理 中医古籍文献出版成集???? 因为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htpcd/11244.html
- 上一篇文章: 预告第四届智能汽车开发者峰会6月23
- 下一篇文章: 陕西省中药饮片标准个品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