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汤,中医方剂名,别名葛根竹茹汤,出自《普济本事方》。主治胃热呕吐,饮酒过多而呕,症见伤寒正汗后,余热留于阳明、少阳,必令作呕。

  

  干葛3两,甘草3分(炙),半夏3分(姜汁半盏、浆水1升煮耗半)。

  

  上药为粗末。

  

  竹茹汤主治胃热呕吐,饮酒过多而呕;伤寒正汗后,余热留于阳明、少阳,必令作呕。

  

  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3片,竹茹1弹子大,大枣1个,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

  

  竹茹汤中干葛气味辛微温,能解酒毒,入足阳明;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半夏气味辛温,入足阳明;

  竹茹气味甘寒,入足阳明;姜、枣以和荣卫。胃热呕吐不止,亦必因胃中酒气蕴热;

  故以微辛温之药令其入胃,引人甘寒之品,则酒热稍解,气得下降,胃气安而病自己也。

  

  干葛:治伤寒、温热头痛项强,烦热消渴,泄泻,痢疾,癍疹不透,高血压,心绞痛,耳聋。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常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疼痛。

  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功效。用于湿痰寒痰,咳喘痰多,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

  竹茹: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用于痰热咳嗽,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胃热呕吐:政和中一宗人病伤寒,得汗身凉,数日忽呕吐,药与饮食俱不下,医者皆进丁香、藿香、滑石等药,下咽即吐。

  予曰,此正汗后余热留胃脘,孙兆竹茹汤正相当尔。治药与之,即时愈。

来源:中医中药网

云康教育,中医路上,与你同行。

关于中医基础知识,关于确有专长考试的相关问题,可以下面留言!

热文推荐(点击标题可查看文章)

来了,“民间中医”转正最快15天!

深度推荐

中医的问题在于不再中医!

中医诊断学基础表格总结(建议收藏)

村卫生室必须配一名中医师,这给全国村医提了个醒!

注意了!中医专长考核中,这种情况会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中医药文化——东方传统文化的体现

赞赏

长按







































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什么中药可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aitongpizw.com/zyhtp/2777.html